首页 > 文化 >

弘扬团结精神 传承民族技艺

发布时间:2019-03-10 00:02:27来源:西藏日报

  哗叽,藏族手工生产的最高级羊毛制品,也是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独有的一项手工技艺,也叫“泽帖尔”,因编织技术难度大、选料讲究、工艺流程复杂,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泽”即为泽当镇的简称,“帖”是藏语“帖玛”的简称,“泽帖尔”的意思就是泽当镇(方圆一公里)独有的纯手工精羊毛纺织产品。

  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5月成立。2012年7月,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成立,现有党员10人。合作社党支部始终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带领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传承藏传绘画艺术,将藏民族优秀手工技艺转化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

  挖掘产品文化内涵,让哗叽成为民族大团结结晶

  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手工作坊内立着一尊雕塑,是哗叽编织技术的鼻祖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内地的先进科学文化技术,其中就包括纺织技术。此后,千年的时光里,内地传来的纺织技术在西藏生根开花,在山南这片土地上开出了民族大团结的结晶——哗叽编织技术”,这是哗叽产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这一民族手工艺再一次发扬光大。合作社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体职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学习内地的现代自动化加工技术和企业管理理念,使哗叽产品焕发新时代的光辉。

  始终心系民生民计,为民族团结进步作贡献

  合作社党支部以“传承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以“通过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增加全体成员收入,带动当地无业青年再就业,推动残疾人就业发展,帮助周边农牧民走共同富裕道路”为目的,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企业包村帮村”要求,履行社会责任,参与脱贫攻坚,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资金累计达120余万元。

  合作社党支部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针对贫困群众和残疾人开展纺织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240个,实现贫困户就业240人,其中残疾人32人;为泽当新村、鲁琼村贫困群众免费进行房屋藏式绘画,投入资金46.6万元;开展帮扶济困“送温暖”活动,帮扶资金达72.4万元;实施残疾人服饰加工厂项目,带动结巴乡53户7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及残疾人就业,实现年人均收入达到2—3万元。通过吸纳贫困户就业的模式,逐步带动贫困户不离家、不离土,就近就便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合作社党支部把企业发展壮大作为第一要务,先后把4名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5名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2名业务骨干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实现了企业管理人员全部为党员,积极把基层党建与合作社效益提高、把支部强组织与合作社带队伍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抓实了人才的双向输送与培养。

  合作社党支部提出“面向基层抓党建,创先争优促生产”的党建工作思路,建立“一个议题、两个会议”的决策机制,凡关系合作社发展方向和职工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召开职工大会,再由党支部10名党员共同投票协商决定,将党员参与企业决策纳入日常程序,不断树立党员当家人与主人翁意识,积极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合作社党支部为全体党员统一配发党徽,让全体党员亮明身份,进一步增强荣誉感与使命感。根据生产、营销、宣传等职能设立4个“党员责任区”与10个“党员先锋组”,积极引导党员职工立足岗位,不断提升工艺技术,带头攻坚克难,主动承担生产职责,为企业发展争创佳绩。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辽宁之窗”的所有作品,版权归辽宁之窗-中国辽宁新闻门户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辽宁之窗-中国辽宁新闻门户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